何不改搭直升機?
From : 30雜誌 李孟娜
每次出席朋友的聚會,沒事總會遲到個幾分鐘,有幾回,特意早一點到,朋友揶揄說:「咦,怎麼今天這麼早?」我只好感慨地回道:「唉!沒聽過台語有句俗諺,『最遠的,最近;最近的,最遠』嘛!」
這句俗諺真正講的,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,天天相處的人,有時恨不得距離愈遠愈好;而相隔遠處的人,又好似好到完全沒有距離。距離近的地點,心裡覺得近,不自覺地把時間壓縮到最短,萬一路上多幾個紅燈,準誤點不可;距離遠的地點,心裡覺得遠,也不自覺地把時間充分保留下來,當然會早到。
距離,雖然不是衡量早到晚到的唯一指標,但是每每出狀況,都是因為「距離太近」而感覺到「近距離感」,不是每個人都能自我察覺。到底「距離多近才是太近?」也因人而異,「近距離」確實容易讓人失焦。
讓人迷失的遠近距離感
辦公室,就是一個「近距離中心」,經常上演這樣的戲碼:「我想要的,主管就是不要;主管要的,我就是不要。」戲碼再往外公演:「公司想要的,客戶就是不要;客戶想要的,公司就是不要。」埋怨的埋怨、抱怨的抱怨、開會的開會、講話的講話、不講話的還是不講話、冷漠的冷漠、不理的不理……沒辦法呀!我也沒辦法……事情只好恣意發展,直到出狀況為止。
檢討起來,許多人開口就說:「我實在無法理解,對方為什麼會……」這裡面,牽涉太多以「我」為主的個人主觀、假設、立場、前提、偏見、執著等,無法真正解構對方的問題,更遑論滿足對方。
對枝微末節的不斷爭辯,你是我非,好像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天賦,在血液裡無時不刻地流竄著,爭贏了還會成為我們牢不可破的固定認知。
西藏喇嘛在養成的過程中,有一種訓練,每年一定要有3週時間,遠離自己居住的地方,也就是遠離熟悉、習慣、視為理所當然的一切環境,到全然陌生的地方和自己獨處,在無人相助的情況下,連續生活好幾週,修習對外在事物的敏感度,學會拋棄自我、感應他人。
你是自己最大的敵人?
參加這種訓練的人要很有勇氣,也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體驗,但似乎是將自己放到一個離群索居的「遠距離中心」,這個地方離自己的「心」很近;離「人」很遠。遠離人群後,你就會慢慢習慣,從大的地方來觀看小的事,從長遠的時間點觀看近在眼前的事,從他人來觀看自己,這時,屏氣感受一下,自己是不是世界上最阻礙自己的人?
3週後,從「遠距離中心」回到原來居住的「近距離中心」,會發現周遭的聲音都是清晰的「情資」,而非過往所認為的「雜音」。因為,受訓者已經學會排除「在近距離裡擋住一切的自我」。
外商公司有一個不需要遠離人群的訓練方法,只需假想自己在開直升機: 「whole picture(全局)!」、「illustrate whole picture(舉例說明全局)!」、「portrait whole picture (描繪全局)!」
直升機訓練,鳥瞰全局
這個以實際工作為主的訓練(on-job training),讓每項工作相互串聯為專案(project),意謂需要跨部門、跨界至不熟悉的領域,拋開既有認知,重新學習探索任何創新的可行性。
有時,探索中是發現不了任何事物的,因為直升機開得太靠近地面了!直升機又成了另一個「近距離中心」!成員爭辯不休,無法做成共識決;這時,高階主管教練(Mentor)就會大喊:「角度太低了!」「把直升機拉高!」「你拉得不夠高!」「拉快一點!」
這個有名的「直升機訓練」(Helicopter Training),只要直升機駕駛願意拉得高拉得遠,直升機能夠不斷拉得夠高夠遠,蒐集的情資愈豐富,看到的現象就愈完整,問題的癥結點就會不顯自露,再拉得比別人快一點,用不同的角度看問題,那麼,解決問題的最適當方案就會自動浮上檯面。
若果下次你有機會說:「我不懂!真糟糕!」那就是你可以拉高直升機的時候了!
留言列表